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奥巴马后,双方发布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议定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其中提到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
我们对此点评如下:目前外资参与车险的情况如何?夹缝中生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于2003年履行承诺:允许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非寿险业务,其中法定保险除外。因此外资一直不能经营交强险,但可以经营商业车险,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同一家公司买两种车险,因此一些外资险企无奈放弃车险,主攻其他特色产险领域;或者与其他中资险企合作分别销售商业险和交强险,但是这样一来却增加了交易成本。
外资进入后能抢到国内的蛋糕吗?很难。由于交强险在2007年7月1日才开始普遍推行,因此可以认为在2003到2007的4年时间里中外资财产险的经营项目是基本一致的。但是2004年、2007年、2011年这3年外资产险的市场分额非常稳定,分别是1.2%、1.1%、1.1%,可见国内市场的对本土险企的归属感并不是一两个险种的牌照发放可以撼动的。另外,由于人员、IT和网点储备不足,外资险企开设交强险的硬件设施尚未建立。
外资进入后能引发价格战吗?更难。交强险作为法定强制险种,经营的总体要求是不赚不亏,但实际中已经连年亏损:2009年经营亏损29亿元;2010年经营亏损72亿元,其中承保亏损97亿元,投资收益25亿元。承揽该险种更多是为了市场份额和同时销售其他险种的需要;并且该险种的首年费率为监管部门统一制定,因此外资进入后不可能迅速下调费率。 这条消息是利好吗?利好。有助于交强险费率浮动的合理化改革。以往我国交强险次年费率浮动的判断依据是“从车”,即车辆交通事故次数的影响;2010年3月起酒驾将提高费率,但是依然“从车”而定,并且也未将其他违章行为和驾驶习惯纳入调整因子中,未来增加“从人”因素是大趋势。而发达国家经营车主信息网络经验丰富,有助于完善我国“车险联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入驾驶人因素,未来交强险的费率厘定将更加合理。 风险因素:权益类资产波动,保费增长低于预期。

作者 you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