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保监会按惯例公布了交强险审计数据,没有意外,经营6年半的交强险再次亏损,累计亏损额超200亿元。实际上,除了交强险实施的第二年实现盈利外,其余年份交强险都在亏损,且亏损额、亏损面都在不断扩大。一个仅仅被要求“不盈利、不亏损”的险种,却连年亏损,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真的如此低下吗?显然不是。与交强险大额亏损相对的,是各保险公司商业车险的盈利业绩。公开数据显示,交强险业务亏损额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商业险净利达80亿元以上,这与其交强险业务交出的40亿元亏损成绩形成鲜明对比。而在交强险大面积亏损的情形下,外资保险公司仍然削尖脑袋争取经营资格。无利不起早,这些精明的保险公司看中的无非是国人习惯将车险合并购买的消费习惯,拿到交强险资质同时也就得到了高利润商业险的通道。
而国内交强险采用的是“前端政府定价,后端市场经营”的模式,不仅费用一刀切,费率浮动机制也很僵化,在赔付上也缺乏有效的独立监管审核。也因此呼吁交强险制度改革,一直是业内主要声音。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交强险体制,可以发现其将承保人、承保车辆都进行了细致划分。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法律规定将车主情况可划分为30个等级,实际费率在基准年费的30%到245%之间浮动。通过这些等级的划分,使得交强险的赔付率和保费之间保持了整体平衡。这些考评等级的划分标准也相当人性化,如已婚人士保费比未婚人士低、有孩子的比没孩子的保费低,不同地区的保费根据当地交通环境也有所不同。既考虑了现实因素又符合人性本能,这种定价极度细致化的体制正是国内保险业缺乏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实中,交强险的赔付与商业车险无法区分,由于交强险赔付额度低,精明的保险公司往往先赔交强险。这就要求细致化的制度也必须应用到商业险中,充分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利益。至于保险公司,他们自会找到出路。一个好消息是,保监会已做了大量工作,修改条例的工作有望突破,交强险的改革需与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同步推进。在细致化的完备制度运作下,交强险将有望扭亏。